欢迎书友访问PO18文学
首页姜六娘发家日常 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133节

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133节

    儿子这话,硬生生把姜老夫人气笑了,“你个混账,八十了还要累着娘!”
    “您累了,儿给您锤肩敲腿,您走不动了,儿背您遛达。儿身边没谁都行,就是不能没有娘。”姜二爷轻轻给母亲敲着腿。
    “你啊……”姜老夫人无力地靠在枕上,骂不出来了。
    “娘,儿都跟万岁说过不会再娶了,您总不能让儿欺君是不是?”姜二爷见母亲平静了,才开始摆道理。
    “就算不能娶妻,纳几房妾室也好。”姜老夫人道,“勒县刘家那姑娘娘见了,模样端正性子也不差,一看就是能生养的……”
    “娘,儿不喜欢那样的。”姜二爷打断母亲的话。
    你喜欢什么样的?姜老夫人眼前又闪过柳如烟的狐媚模样,她闭了闭眼睛,“娘照着你喜欢的,给你挑俩回来……”
    姜二爷连忙道,“娘,儿如今正在为差事奔走,不宜纳妾,否则怕是要功亏一篑。万岁之所以赏识儿,就是因为儿对王氏生死不渝,让万岁觉得儿是少有的有情有义的好男儿呢。”
    姜老夫人听了这话,一肚子牢骚也只能闷在肚子里。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万岁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,却要别人生死不渝,这像话吗!
    “那你说得等到什么时候?”
    姜二爷道,“等乐阳公主的疯魔劲儿过去,儿的差事定下来,跨院也盖好后,您再帮儿选人,可好?”
    这得拖到什么时候!姜老夫人靠在榻上,恨恨地道,“要说这事儿,都怪乐阳!”
    “不错。”姜二爷偷偷松了口气,这一关总算过了。
    ------------
    第242章 打脸
    终于哄好母亲出来时,姜二爷回到西院躺在院内的竹床上不想动了,机灵的姜猴儿立刻跑过来,给二爷打扇。
    姜二爷哼了一声,姜猴儿立刻放下扇子,给二爷捶腿,“二爷,南市石场新来了一批石头,您再挑张石床不?”
    想到那张被呼延图劈成两半的石床,姜二爷便在心里给呼延图画了个小人像贴在箭靶上,然后一箭射过去正中他的深眼窝,才觉得舒坦了,“你去挑,爷忙着呢,哪有这闲工夫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姜猴儿最是清楚二爷的喜欢,立刻美滋滋地应了,刚要说几件趣事逗二爷笑一笑,却见姜宝快不走了进来。
    “二爷,郭爷来了。”
    “请他去书房。”姜二爷站起来整了整衣衫,向外走去,待见到郭静平时,姜二爷叹了口气。郭静平穿的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凉衫,知道的说他是状元,不知道的当他是抽农闲进城做工的农夫呢。
    “二哥,小弟这几日忙着赴宴,一直没机会向二哥道谢。”郭静平抱拳深躬,“若没二哥提携,小弟绝没有今日,日后二哥有用得到小弟的地方,尽管吩咐。”
    姜二爷点头,“自家兄弟不必客气,要准备回乡了?”
    “后天就走,小弟过来一为跟二哥辞行,二来是想托二哥帮着照料雄子。”郭静平中了状元,要跟着福建路来的差官一路回乡夸官,处理好家里的事,四个月后再回康安赴任。四个月说起来不短,但是自康安至清溪行路遥遥,来回路上就要用去三个月,此时正值酷暑,郭静平虽不想跟儿子分开,却更舍不得他跟着自己再受这个苦,“小弟送了雄子去青衿书院读书,就让他住在书院里,银钱给他交足了,吃喝都不愁,要是有什么要紧事,小弟让他托姜凌找二哥,成不?”
    在康安城,郭静平最信任的人就是姜二哥,也只有把儿子托付给二哥,郭静平才能安心上路。
    姜二爷点头,“他人生地不熟的,住在书院算怎么回事儿,让他过来跟凌儿一块吃住就是。”
    郭静平摇头,“小弟不是怕麻烦二哥,是怕给伯母添麻烦。雄子来了,吃穿出行都得伯母操心,小弟心里过意不去。”
    “这点事不必我娘操持,燕儿和留儿就能办妥,你放心就是。”郭南雄懂事,只是添双筷子罢了,能费什么事儿。
    二哥都这么说了,郭静平便不再客气,谢过二哥后,他感慨道,“总这么下去也不成,小弟是得再娶个女人回家照料雄子,照管家事了。”
    中了状元后,家里日日有客,他们父子俩忙得团团转,郭静平觉得儿子这么小就要操持家务,实在太辛苦了。
    提到女人,姜二爷就脑壳疼,“对再娶之事,你已有打算了?”
    郭静平应了一声,“清溪县城里有位教书的老秀才,她女儿去年六月时死了丈夫。小弟回去看看她再嫁没有,如果没有,小弟就请人去说亲。”
    “那女子有何不同?”他是新科状元,大把的好姑娘等着他挑,他却偏偏挑中了个寡妇,这里边有事儿啊!姜二爷的桃花瞳闪亮,扇子也摇得极为勤快。
    郭静平憨憨地挠了挠头,“小弟在镖局时,曾护送他们一家出过远门,那时那姑娘还没嫁人。他们一家都脾气好,不会因为高低贵贱瞧不起人。后来那姑娘嫁人后,小弟和雄子去城里办事碰到过她。当时有个小孩儿跌倒了,她去扶,还给孩子买了个炸糕,雄子说他娘如果活着,肯定也是这个样子。”
    “你不嫌弃她是寡妇?”姜二爷追问。
    “小弟是鳏夫,凭啥嫌弃人家。再说娶媳妇是为了过日子,小弟都奔三的忍了,娶个没过亲、比雄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姑娘回来,算怎么回事儿?再说小弟已经有儿子了,娶她回来不为传宗接代,年纪大点才好,懂事,会持家。”郭静平老老实实地说着心里话。
    啪!自己也是鳏夫,还嫌弃寡妇。
    啪,啪!自己比郭静平大两岁,比他更快奔三。
    啪,啪,啪!自己没亲生儿子,再娶是为了传宗接代。
    郭静平一段话,姜二爷觉得自己脸上挨了好几巴掌,糟心得很,直接将他赶了出去,独自坐在房内发呆。
    姜松回府后,见二弟一脸委屈地坐在夕阳里,便问道,“遇着难事了?”
    “没有。”姜二爷站了起来,将郭静平来的事说了一遍。
    “你做得对,让那孩子跟凌儿一块,比住在书院里更合适。”姜松说完,又道,“郭静平送过来两车东西,还在前院放着,厚叔不知如何处置,他可说是什么?”
    郭静平方才提都没提送了东西过来,姜二爷道,“应是他这些日子收的礼又不好带回去的,交给三弟就是。”
    第二日,郭南雄就被郭静平送过来了。小家伙从头到脚的新帽、新衣、新鞋,一脸平静地跟在他爹身边,给姜老夫人行礼。
    姜留看到郭南雄身上的新衣裳,便碰了碰她哥的肩膀,悄咪咪地问,“雄子哥的衣裳,是你帮着挑的?”他的衣裳,一看就是她哥的品位。
    姜凌歪头,低声道,“他自己挑的。”
    那就是近朱者赤,雄子哥总跟哥哥在一块,学着他的样子呢,姜留笑弯了眼睛。这会儿功夫,姜老夫人已跟郭家父子说完话,叫孙子孙女们上前跟郭南雄相互认识。
    郭南雄与姜二伯家的孩子很熟悉,但跟姜大伯、三伯家的孩子还是初见。叙年轮排大小后,一帮小家伙很快便熟了,姜凌带着他去前院书房,看他要住的房间。
    姜凌本想跟郭南雄住一间的,免得父亲三五不时过来打扰他睡觉,可父亲说没有让客人跟他挤在一起的,让人收拾了姜凌旁边的房间给郭南雄住,用品摆置,都跟他们几个一样。
    这里只有他跟姜凌,郭南雄也不撑着了,失落地坐在凳子上不说话。姜凌知道他舍不得他爹,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明日我跟你去送你爹,然后咱们一块去书院。”
    正这时,一个戴着粉嫩珠花的小脑袋从门边露出来,闪着黑扑扑的眼睛往屋里瞧,郭南雄的笑直达心底,两步就到了门边,“留儿妹妹!”
    姜留也笑得甜甜的,“雄子哥,我有点事儿想拜托你。”
    郭南雄立刻挺起小胸脯,“你说,我办!”
    姜留掏出一个小荷包递给郭南雄,“你能帮我把银子交给郭叔,劳烦他回到清溪凤山时,帮我去东岳寺添香火钱么?”
    姜留本想亲自交给郭叔的,可郭叔一直在跟长辈们说话,姜留摸不到机会讲,便跑来找郭南雄了。
    “你的银子留着买糖,我让我爹给给你添。”郭南雄爽快应了。
    “这是我赚的银子,用这个更显诚心。”至于怎么赚的,姜留便不明说了。
    郭南雄刚要伸手接银子,姜凌却把荷包接了过去。他将银子倒出来递给郭南雄,“拿着吧。”
    待郭南雄走了后,姜凌才把荷包交给妹妹,叮嘱道,“以后不许把荷包、帕子、你写的字等给别人。”
    闺阁女子用的东西流到外边,会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当定情物败坏名声。姜留解释道,“哥,这个荷包是府里的绣娘绣的。”
    “不管是谁绣的,现在都是你的荷包。”姜凌坚持。
    “……嗯。”
    ------------
    第243章 出发
    家里多了郭南雄,姜留觉得多了很多乐趣,因为比起自己的哥哥来,郭南雄更好说话,她想干什么都可以。
    “雄子哥,等过几天我爹给我找的武婢到了,咱们可以去田庄抓鱼么?”姜留想去抓住很久了,哥哥姐姐说不安全,不准她去。
    这有点难办,因为姜凌说不准他带留儿妹妹出府,可留儿妹妹这么看着他,郭南雄觉得自己不能叫她失望。于是第二天,他扛回来一筐半尺多长的鲫鱼,放进了姜家花园的水塘里,然后拿着鱼叉,带着姜留去抓鱼,然后郭南雄拎去厨房,用他带来的调料给姜留做鱼吃。
    大热天最适合玩水了,姜留玩得很开心,晚膳的鱼也吃得很开心。虽然隔了前年时空,但郭南雄跟她来自同一个地方,所以郭南雄做的菜能让她吃出家乡的味道,这味道分外珍贵。
    花园角落里的一株大桑树上长了好些桑葚,姜留不喜欢吃,但她喜欢爬到树上去摘。哥哥和姐姐觉得这很危险,拦着她不让她去。姜留便拉着郭南雄去,俩人挎着小篓子爬到树上,比谁摘的桑葚个大。
    俩人养了几只蚕,每天挑最好的桑叶,洗干净给它们吃。
    俩小家伙还摘了祖母养的茶花的嫩芽,用铁锅炒茶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看着闺女恢复了落水之前的捣蛋活泼劲儿,姜二爷很开心,有空时也跟着他俩一起折腾。
    姜凌发现妹妹更喜欢跟郭南雄玩后,并没有像从山上下来时,姜慕燕从他身边抢走妹妹那样紧紧抓着妹妹不撒手,他在旁边观察了几天之后,终于看明白了。
    妹妹之前生病,行走坐卧都慢吞吞的,所以家里人都喜欢了帮她决定事情,帮她料理好一切。但是现在妹妹好了,他们还是习惯帮妹妹做好没见识。但是姜凌发现,比起别人替她做好每一件事,妹妹更喜欢自己做。还有,妹妹不喜欢受拘束,不喜欢有人在她耳边唠叨说这不能做,那也不能做。郭南雄陪着她一起耍,也不说这说那,所以妹妹喜欢跟她一起玩。
    想明白了这些后,姜凌很认真地分析了面前的情况:妹妹还小,总得有个人教。父亲是担不起这个责任的,以前是他和姜慕燕担着,现在他不想担了,全交给姜慕燕,他以后就带着妹妹玩。
    很快,姜留就发现了哥哥的不同。以前她下马车,哥哥都要抬着头抱她下来,现在哥哥改为在旁边等着她自己跳下来。
    姜留开心地跳下来,跳到哥哥身边。
    以前她玩秋千,哥哥总在旁边紧张地守着,她荡高一些哥哥就提醒她要小心。现在哥哥不说了,在旁边看着她笑。
    于是姜留越荡越高,越笑越开心,最后姐姐跑过来让她停住。
    有爹爹和哥哥宠着,郭南雄陪着,姜留觉得日子更快乐了。过了没几日,爹爹将四个武婢、一个仆妇带到她和姐姐面前,告诉她这些丫鬟以后就是她的人了时,姜留开心得跳了起来。因为武婢和护院到位,她终于可以出府了!
    这四个小丫鬟大的十三,小的九岁,功夫不能说多好,但两三个寻常仆妇、丫鬟还是奈何不了她们的,这便足够了。
    姜留给自己新的两个武婢起名为芹青和芹白,姜慕燕给她的两个起名为听琴和琦雪。除了武婢外,姜慕燕还多一个仆妇,这是姜二爷给她挑的管事媳妇,被唤做齐嫂。
    齐嫂的丈夫齐猛和四岁的儿子齐平都被姜二爷买了回来。姜二爷最先相中的是齐猛,因为他长得端正功夫也最好,挑下他后,齐猛跪求姜二爷买下他的妻子和儿子,姜二爷让人把带过来看过后,便一起带了回来。
    齐猛一家本是应天府一个官员府中的奴仆,齐猛是护院,齐嫂是管事媳妇。那官员犯事被抄家后他们一家被发卖,姜二爷不嫌弃齐平年纪小不能做事,将他也买了下来,齐猛两口子感激腓腹,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托到姜二爷面前表忠心。
    齐嫂和四个丫鬟来了后,忙得脚不沾地的赵奶娘终于有了些空闲,可以坐下来一边给姑娘做衣裳,一边念叨书秋了,“你看看芹青多有眼力,你再不上进,姑娘身边都没站脚的地儿了!”
    书秋紧张了几天,见姑娘没有因为有了新人冷落她,便又踏实了,跟在姑娘身边学管账。因为姑娘说她以后会有很多铺子和田庄,书秋身为她的大丫鬟,就是给她管账管钥匙的心腹,看不懂账册怎么能行!
    身边人配齐了,姜留便迫不及待地要出去看她的铺子,却又被拦住了。因为马上她和姐姐就要随着爹爹去同穴山“玩”,祖母请了位嬷嬷回来教她们走路和行礼的规矩。
    姜老夫人对孙女们能去万岁跟前露脸这件事,极为在意。这机会可遇而不可求,若孙女们能得万岁一两句夸奖,以后说亲就不愁了。
    姜二爷回来后,见小闺女坐下起来都龇牙咧嘴的,待问明是学磕头学的后,姜二爷去了趟北院,“燕儿已经是够规矩了,没必要学;留儿跟着她姐,知道磕几个头就够了,再多的没必要学。若她俩处处遵宫里的规矩行事,旁人还以为咱们想把孩子送进宫呢,儿是不会让孩子进宫的。”
    于是第二日,教规矩的嬷嬷便“转岗”了:由教西院两个姑娘规矩,改为教东院待嫁的姜慕容规矩。解放了的姜留又开始撒欢,姜慕燕却还是会去东院,跟着大姐一块学规矩。
    因为她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,规矩学不好是件丢人的事,她决不能在这方面出一点差错。
    得知大闺女跑去东院继续学规矩,姜二爷皱了皱眉,也没说什么。
    转眼间便到了五月二十四,司天监算出的宜出行的好日子。姜家人一大早便起来用膳,然后姜二爷和姜凌骑马,姜慕燕和姜留坐车,一家人赶到朱雀门,等着景和帝出宫,一同赶往同穴山。


同类推荐: 赌 (校园,1V1)天生尤物【快穿】高H汹妄(1V1)爱欲之潮NP非人类妄想(合集)圈养爱意(年龄差师生纯百)优质肉棒攻略系统(np高辣文)助攻(校园1v4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