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书友访问PO18文学
首页姜六娘发家日常 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189节

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189节

    “夫君,妾身也要看霓裳羽衣舞!”
    “夫君,你看人家!”
    “妾身也要!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连片的央求抱怨声响起,不肯丢面子的男人们咬牙切齿伸出胳膊,一个个儿女爬上父亲的肩头、妻子抱住丈夫的脑袋。本就比别人高一些的姜二爷见此,又把雅正往上举了举,所以这些被聚起来的人中,站得最高的依旧是雅正。四面八方投来羡慕的目光,雅正夫人从慌乱到羞涩,从羞涩到眩晕,从眩晕再到感动,眼泪一滴滴地爬出了眼眶。
    上次这样看花灯,还是在父亲怀里。儿时的记忆已模糊,她已忘了是什么感觉。现在,眼前长乐门外数不清的花灯、露台上翩然起舞的歌姬,是雅正此生见过的,最美的风景;稳稳抱起她的,是她的未婚夫婿,是康安成最英俊的男子,是这世上最好的男人。
    与肩膀上扛着个人还气定神闲的姜二爷相比,他身边脸红脖子粗、胳膊发酸打颤的男人们便狼狈多了。有人终是忍不住了,低声与姜二爷商量道,“咱打个商量,公子把你夫人放下来成不?”
    不戴面具的姜二爷很张扬,戴了面具的姜二爷张扬傲娇得无法无天,“爷带媳妇来看歌舞,她还没看够呢,放下来显得爷多没面子?”
    您这要的不是面子,是咱的命啊!姜二爷另一侧抱着媳妇的锦衣男子与他商量道,“我给你五两银子买酒,兄弟把你媳妇放下来吧!”
    爷缺你那五两银子?姜二爷哼了一声,“五千两,否则免谈!”
    你想得美!锦衣男子气得一哆嗦,媳妇都扛不住了。姜二爷用左手扶住将要摔倒在自己身上的妇人,温和道,“夫人当心,脚下有人。”
    男子一倒,身边好几个人被撞得不稳,好几个被丈夫抱着看歌舞的小妇人重回地面。
    “多谢公子。”被姜二爷扶住的小妇人气急,弯腰扶起丈夫,给他拍了拍身上的土后,便拧住他的耳朵骂道,“我很重吗?你看看人家,再看看你!你比这位公子壮实多了,人家能抱得动,你怎就抱不动了?!”
    就是!姜二爷翘起嘴角,又把雅正往上托了托。
    旁边被抱怨的汉子们见此,恨不得过来把他踹倒。长乐门宣德楼上,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景和帝拍着栏杆,朗声大笑。
    天子一笑,宣德楼上陪驾的皇亲国戚和官员们自然跟着笑。万岁高兴了,杨奉立刻吩咐身边的小太监,“这舞好,万岁很是喜欢,赏!”
    ------------
    第361章 花落谁家
    跟着哥哥姐姐放完花灯,终于挤进皇城与皇宫之间的恒街内,姜留忽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今年灯市上不只流行戴面具,还流行抱媳妇走路。
    若丈夫高大魁梧、媳妇娇俏玲珑,抱抱也没什么,那些丈夫不高、媳妇魁梧的夫妻们怎也东倒西歪地跟着凑热闹,这是神马恶趣味?
    姜慕燕见此,下意识捂住了妹妹面具上的俩窟窿,严肃道,“非礼勿视。”
    不用看也知道,姐姐一定也把眼睛闭起来了……两眼一抹黑的姜留抬手扶住姐姐瘦弱的小胳膊,安慰她道,“姐姐,咱们戴着面具呢,闭不闭眼睛没什么差别,没人能发现的。”
    “那也不行。君子慎独,不欺暗室。卑以自牧,含章可贞。”姜慕燕板正着一张小脸,原则问题没得商量。
    努力了这半年,肚子里总算有点墨水的姜留明白姐姐这话的意思:即使别人看不见,也不能做违反礼法的事。姜留只得又跟姐姐商量,“那咱们不看周围不守规矩的人,只抬头看灯行不行?”
    这个可以。姜慕燕张开眼,带着妹妹转身望向朱墙边高高架起的长龙灯。
    这条龙由成千上万盏灯组成,它的身体圆滚滚,也不知是用什么做的,草还是竹架子?姜留抬着小脑袋仔细看,但插在龙身上充当龙鳞的花灯太亮了,看不清下边是什么。她踮脚抬起小胳膊努力够了够,也没够到龙身,便抬头问哥哥,“哥哥,你说这龙的身子是用什么做的?”
    “哥哥抱你看。”姜凌理所当然地把妹妹抱起来,让她的小手能够到龙身最低处。姜留把小胖手探进灯笼之间的缝隙,小心翼翼地摸了一下,“是布,布里边像是草把子!”
    “这得用多少匹布啊……”书秋望着前看不到头,后望不见尾的火龙惊叹,这些布若用来做衣裳,足够她和她娘穿十辈子了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身着金甲的将军上前提醒道,“姑娘当心,飞龙只能看,不能摸,更不能拉扯。若损坏火龙,轻者杖责,重者伏诛。”
    姜留立刻收回小手,让哥哥把她放在地上,撩起面具向将军行礼,“小女子知道了,多谢将军大人提醒。”
    这位金甲将军一看姜留的小脸儿,立刻激动了,“你可是姜谪仙府里的姑娘?”
    “正是。”姜留惭愧低头,自己又因为没见过世面,给爹爹丢脸了。
    金甲将军左右瞧瞧,“姑娘,令尊可来了?”
    鸦隐说爹爹也到了横街,不过爹爹带着未婚妻逛街呢,怎能被人打扰。姜留摇晃小脑袋,“我们和父亲在西市就分开了,不知父亲在何处。”
    金甲将军有些遗憾,抬手从腰间取下一块木牌送给姜留,“戌正时分,万岁会在宣德楼赐花灯与民同伤,姑娘去长乐门前等候,可凭此木牌得一盏宫灯。”
    这可算得上是意外惊喜了,姜留双手接过令牌,笑容面满地道谢,“多谢将军。”
    姜凌拱手行礼,“多谢将军送小妹木牌。敢问将军贵姓,姜凌回去后定告知家父,请家父当面向您道谢。”
    金甲将军笑容满面,“某姓袁名春新,与家父已兄弟相称,公子不必客气。”
    康安城里与爹爹以兄弟相称的,没有以前也有八百。姜留面带亲热地道,“多谢袁伯父。”
    比姜二爷还小好几岁的袁春新顿感沧桑……
    “袁伯父”姜慕燕也上前行礼,“不知这条飞龙的头尾在何处?”
    火树银花之下,袁春新脸上的沧桑被络腮胡遮挡得干干净净,“飞龙长百丈,龙头在宣德楼上,你们再向东行就能望见,龙尾在西边的鳌山上。你们先去长乐门下领宫灯,再顺着长乐门东侧那条飞龙向前行,也能看到龙尾。”
    “多谢袁伯父。”
    三小只齐声道谢离,赶往长乐门。长乐门前宽阔的广场上搭起了高高的露台,露台上热闹非凡,露台下寸步难行,也不知台上在演什么戏,台下百姓叫好声不断。姜慕燕发现这里举止不端的夫妇更多了,她皱着柳叶眉挡在妹妹前边,带她贴墙向前行走。姜留个子小,被人群拥挤得有些透不过气来,紧紧抓着哥哥姐姐的手,有点想放弃。
    姜凌立刻觉察到了妹妹的不适,停住转身,“上来,哥哥背着你。”
    哥哥虽然瘦,可力气大着呢。姜留立刻爬到哥哥背上,抱住了他的脖子。姜凌命姜财和鸦隐等人在前后护着,一路将妹妹背到长乐门外金甲监门卫把守处。谁知一块令牌只能放一个人进去,三小只很失望,姜留决定尝试一下家传技能:刷脸。
    她抬起小脑袋,向着守门的将士行抱拳礼,“两位将军大人,这块令牌是袁将军方才给的,小女子一个人进去害怕,将军可以通融一下,让我哥哥姐姐一块跟着进去吗?我们保证,只领一盏宫灯。”
    说罢,姜留伸出了一根胖乎乎的手指头。
    监门卫将士看了看这漂亮的小姑娘,又看了看她身后瘦高的黑脸少年,问道,“你们是姜谪仙的儿女?”
    姜留漂亮的桃花瞳变得比花灯还亮,“将军认得我父亲?”
    监门卫将士笑了,各从腰间抽出一块木牌递过来,又叮嘱道,“宫灯都是一样的,持木牌的都能领到,不必拥挤。”
    “多谢将军!”姜留的小脸笑开了花,这技能实在是太好用了有没有。
    丫鬟护卫们在外等候,三小只手拉手到了长乐门前等候,竟在人群里发现了郭南雄等好几个熟人。姜留这才明白,这些令牌是宫里发给监门卫和千牛卫将士们的福利。
    还没与小伙伴们说上几句话,宣德楼上便有太监高手喊赏,露台上表演绝技的艺人们叩头谢恩,长乐门内赐灯人也出来了。姜留用木牌换到一盏哈密瓜大小的漂亮宫灯,还不等她激动,却见宫娥提着一对西瓜大小的五彩琉璃灯走来,眼睛立刻睁大了,眼睁睁看着宫娥提灯出了宫门,走入人群。
    谁说灯都是一样的?这俩分明就大两号,精致百倍好不好!
    是人都有好奇心,三小只也跟众人一样,随着宫娥往外走,想看看这两盏漂亮宫灯花落谁家。
    那是用草把捆成两条龙,龙身用青幕遮笼,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,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.又自灯山至宣德门楼,横大街约,用棘刺围绕,谓之棘盆,内设两长竿,高数十丈,以缯彩结束,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,风动宛若飞仙。
    ------------
    第362章 打儿子
    大周掌天下九州,九州之内南方善精巧,北方攻豪放,大周彩灯中尤以苏灯和福州灯最为有名。苏灯工艺以亭台楼阁为造型主体,灯内配以人物、山水、花卉,鸟兽等彩色画面,尽展江南民风。
    宫女提出来的这对西瓜大小的五彩琉璃灯以宝石为骨架,外型如碧瓦飞甍的亭台,灯壁用双层暗花,姜留眼看着灯壁上的人物鲜活灵动得飞过,馋得都要流口水了。这对宝石制转鹭灯,直接把她房内那盏碾成了渣,太漂亮了有没有!
    这是赏给谁的?她能刷脸讨过来不?如果她的脸不够刷,可以把她爹爹拉过来一块刷!如果她爹也刷不下来,就让他去皇宫里给自己讨一对。这般想着,姜留心里总算平衡了些,慢悠悠地跟着队伍往前走。
    姜慕燕也小声嘀咕,“这对宫灯上的壁画乃是天降祥瑞图,做嫁妆最是合适,若父亲在此就好了。”
    姜凌拉着妹妹的手哄道,“等妹妹成亲时,哥哥会为你置办两对这样的灯。”
    姜留瞬间有种“为了得到四盏灯,成个亲也没什么”的疯狂想法,她猛地甩了甩小脑袋,抬头笑道,“哥哥成亲时,留儿也给哥哥买四盏,姐姐也买四盏。”
    有钱能使鬼推磨,买几盏灯绝对不在话下。
    旁边提着灯的郭南雄听得心疼,“这灯很贵的,又不能当饭吃,买那么多也不会生小灯,还是少买几盏吧?”
    姜慕燕也心疼,“雄子说得对,过犹不及,咱们还是置办三对吧,每人成亲时一对。”
    这也不少啊……郭南雄跟姜凌商量,“等我成亲时,凌哥把你的灯借我用用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姜凌对郭南雄还是很大方的。
    千牛卫在前开路,四个宫娥提灯跟随,小家伙们跟在宫娥身后,穿过露台,到了露台之南。停在一对带面具的夫妇面前、一对父子和一对父女跟前。小太监高声道,“万岁赏戴山精面具公子琉璃转鹭灯一对,赏黑衣公子清冰玉壶无骨灯一盏,赏紫袍公子五色玉石坐灯一盏——”
    “臣谢主隆恩,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戴面具的姜二爷没想到还有这好事儿,带着雅正谢恩。
    方才跟姜二爷飚劲儿的黑衣和紫袍汉子,也慌忙带着儿女跪下谢恩,“草民谢恩,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    宫娥将灯送上后,太监继续道,“妻以夫为天,为夫生儿育女;夫对妻敬爱有佳,值此佳节带妻观灯,夫妻相互扶持,实为感人。故,万岁赏戴山精面具夫妇琉璃转鹭灯一对,以兹嘉奖。父为子纲,为父者子少时当宽慈,子长大当从严,为子女者才会对父亲孝敬有佳。值此佳节带妻观灯,二位将幼子置于肩上,哄起开怀,实为感人。故,万岁各赏灯一盏,以兹嘉奖。万岁宣——”
    “跪——”旁边两个太监高声喊道。
    橫街上的百姓呼啦啦全部跪倒,便听太监高声道,“我大周百姓,夫当撑门立户,妻当生育儿女,夫妻应相敬如宾悉心养育儿女,儿女要孝敬父母。若能如此,朕心甚慰。”
    “臣领旨,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    “草民领旨,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    太监又高声道,“上元佳节,朕与臣民共赏花灯,通宵达旦犹不尽兴。故,再摆灯三日,十八日之前不执宵禁,皇城七门、外城九门彻夜洞开,百姓可尽兴玩赏花灯。”
    这道旨意一下,百姓们立刻沸腾了,山呼海啸般地欢呼声冲上宣德楼,令景和帝龙颜大悦。
    传旨的太监宫娥走后,姜二爷领众人起身,黑衣和紫袍汉子紧紧抱着万岁赏的灯,笑成了傻子。不过转头看到姜二爷夫妇手里提着的一对灯,俩人又觉得亏了,早知道万岁会有赏赐,他们肯定不扛儿女,一定跟这家伙一样扛媳妇!
    与宫灯擦肩而过的汉子们顿足捶胸,早知道有这好事儿,他们一定咬牙坚持下来,虽然……很难。这个上元节错过了,他们今年一定要练好臂力,明年扛媳妇过来观灯。就算媳妇扛不动,扛儿女也成啊。
    三小只则齐刷刷站在父亲面前,没了反应。
    带着面具的姜二爷将琉璃转鹭灯转到左边,三小只的脑袋便跟着转到左边;姜二爷将灯移到右边,三小只的脑袋也移到右边。姜二爷开心极了,得意洋洋地问,“想要吗?”
    “想!”姜留响亮地答道。
    “不给!”姜二爷转手把灯递给雅正,“两盏都是你的,拿回去放在房里看着玩吧,不要给那些撇下亲爹的孩子玩。”
    看着雅正夫人手里提着的两盏灯,姜留眼馋也没法子,因为她的脸在她爹这绝对刷不动。既然如此,干脆破罐子破摔!姜留把手里的小灯举起来,“我们也有,虽然小但是很漂亮。哥哥,姐姐,咱们继续玩去吧?”
    姜凌点头,躬身正正经经地给父亲行了个礼,高声道,“儿姜凌恭喜父亲、夫人得万岁赐灯。儿不敢打扰父亲和夫人赏灯,儿与三姐、六妹先行告退。”
    说完,姜凌拉着妹妹和姜慕燕跑了,把姜二爷气得直跳脚,这不孝子,回去一定要好好收拾他!
    “方才那位小少爷说他叫姜凌,姜二爷家的小公子就叫这个名吧?”
    “那个提灯的漂亮小姑娘,应该是姜谪仙的小女儿,姜家六姑娘!”
    “那这位山精公子就是姜二爷了?”
    “这位山精夫人是雅正夫人么?”
    众人把姜二爷和雅正夫人团团围住,叫嚷着请姜二爷和雅正夫人摘下面具。不想摘面具的姜二爷,更想揍儿子了。
    灯内配以人物、山水、花卉,鸟兽等彩色画面,集中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民间风味。在形形色色的彩灯中,走马灯最具巧思。它的外型有如,灯壁用双层暗花,由于烛燃烧后引起空气对流,灯的内壁能自动转动,使其灯上的人物故事,走马似地循环往复展现在人们眼前,引人入胜。今天,苏灯制作技艺日益精湛,并有电转灯,电动灯、大型壁灯和座灯问世。


同类推荐: 赌 (校园,1V1)天生尤物【快穿】高H汹妄(1V1)爱欲之潮NP非人类妄想(合集)圈养爱意(年龄差师生纯百)优质肉棒攻略系统(np高辣文)助攻(校园1v4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