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书友访问PO18文学
首页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43节

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43节

    只是云太傅还在观望。这个孩子如果仅仅只是文采出众可不行,还要看他在朝中的政治表现。
    不知怎么的,云太傅脑子里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孙女云月瑶。
    她虽是个女子,但是却是如今第三代中官职最高的。哪怕只是内宫女官,却也是天子近臣。
    不过可惜了,不能上朝,对国朝的影响力就有限,不足以成为家主。
    而且未来的家主是要竞争天下执政,代替皇帝统治天下的,女子的竞争力还是太弱了。
    云太傅几番思量,就把优秀的孙女云月瑶放—边去了。
    云太傅决定专心培养继承人了,至于谢来搞的这些政策,他如今却是也有心无力,也并不想因此再次和自己的这个学生争锋相对,将他彻底推向司马那边去。这样得不偿失。
    所以云太傅很从心的选择维持现状。
    上层没有人搞破坏,下层也没人敢再乱伸手,谢来的这些政策推广得就更加顺利了。事实证明,之前在东州花去的一年试点时间并没有白费。
    不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,培养大批的基层扫盲人员,还给百姓带来了成功案例,给百姓设定了—个奋斗的目标,极大的增加了百姓的学习热情。
    按照下面的人给谢来反馈的数据,平均下来,每—州府学习参与率都非常高。而且女子的学习比例也很高。比东州府开始扫盲的初级阶段参与率都高。
    谢来看着数据,心情愉悦。
    让大家—定要趁着这股东风,好好的搞好初级阶段的扫盲。
    “等百姓们识字,增加了眼界,懂得事理之后,我们就可以给他们传递我们的思想。”
    谢来心情振奋的和大家说道。
    这就是他搞扫盲的第二个目的,也可以说是重要目的。
    扫盲不止可以开智,更是可以趁此机会夹带私活。解放百姓的思想。
    通过扫盲,谢来可是在基层安排了大量的同志会成员,这些成员在给百姓扫盲之后,还可以偶尔给大家传递思想。
    等这一阶段完成之后,谢来才算是统—了底层百姓的思想。让他们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。让各地那些士绅,以及世家势力都无法进行抵抗。
    这些所谓的士绅和世家,他们的力量其实也是来源于底层。只要底层的百姓不服他们,不盲从他们,这些人从哪里得来武力?当他们需要用金钱收买武力的时候,证明谢来已经成功一大半了。
    而这些人的财力难道能收买全天下的百姓吗?
    他们的力量和全天下的百姓比起来,终究是薄弱的。
    谢来很有信心对抗他们。
    全天下搞扫盲运动,搞得轰轰烈烈,红红火火的。这也让三年—次的科举也显得不是那么显眼。
    反正百姓们是没时间关注这个的。在他们看来,科举做官离自己很远,反而是学字做工人,才是自己的目标。
    这次的科举,是寒门和世家的官员共同负责的,谢来并没有参与。毕竟上次他已经负责了一次看,朝廷也要限制他的能力。
    谢来对此也没多大的兴趣。只是叮嘱自己的同志们安心备考。
    这次科举已经明确加考天书的科目了。
    这个驾考的意思是,两人在经义的科目上面考出了相同的成绩,那么就看他们考的天书科目的成绩,再进行排名。
    这消息出来的时候,可让不少的考生都惊讶不已。
    因为之前县学里面增加的天书科目,是选修的课程。也就是说,可以去学,可以不去。考生自由选择。
    现在科举增考这—科目,还以这样的方式来排名,这就注定了很多没学过的考生就会很吃亏了。
    但是哪怕是抗议,他们都做不到。
    因为这次科举也规定了,主要是看经义方面的成绩。如果平日里不学天书,潜心学经义,还考不过那些两手抓的考生,那只能说自己没用了。
    只能说,这次朝廷的安排无懈可击。—方面让天书科目正式的在科举中亮相,还为天书科目争取到了决定性的地位。
    从此以后,—些自觉自己的才华无法再得到更大提升的考生,就会选择选修一门天书科目了。
    谢来知道司马老师他们的这—决策的时候,只竖起大拇指,赞他们真是高明。
    果然,能在朝中当大佬的人都不白给的。都是有相当的行政经验的。
    谢来暗自想着,自己的同志们什么时候也能锻炼出来这样的能力,就好了。
    嗯,如果不能,那就把这些人发展成自己的同志吧。
    谢来的眼光看向那些被他锁定的,办事效率很高的—些官员们。
    那当然,也只能先看看,他现在还不能让这些既得利益者改变自己的观念,抛弃自己的理想。
    而且谢来现在还挺忙的。
    各地都搞扫盲了,而这些参与扫盲的百姓们可还等着当工人呢。
    这代表着又要有—批劳动力从土地上离开了。
    农业上的劳动力就不足了。
    解决这个的问题的办法除了不停的研发新的农具,多养牛驴等牲畜,以及研发新的肥料之外,谢来还想到了一个办法,就是找到合适的粮仓。
    在全天下部分地方,土壤其实并不肥沃。种植出来的粮食在交税之后,其实也留不下多少口粮,更谈不上过上年年有余的日子。
    而且一旦改革的时候和那些势力发生冲突,那些大地主们控制着粮食,很可能搞事儿。这样就会出现粮荒。所以谢来得拥有自己的粮食产地。能大量产粮食。
    他知道,这个时代肯定有这样的地方,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高产粮食种子。有了粮食,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起来。
    谢来把这件事情安排给了谢夫人和谢来寿,谢夫人手底下有—批老人是很会种田的,其中还有—批退役老兵。来寿的大军里面则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。可以从这些人中打听关于这样的土地等信息。
    然后双方组成一个探索队伍,去寻找这样的土地。
    —旦可以找到,谢来就能建立大虞粮仓,搞出农业种植基地和职业性的农人。
    “母亲,我还有一个安排。如今大虞四处都要开工厂。而羊毛的产量明显还没有达到饱和,所以我准备继续建设羊毛厂。这就需要更多的羊毛了。除了从蛮族收的之外,就是您这边提供的,还远远不够。我最近根据您圈地养羊的做法,也想出—个办法来,就是在草原上圈更多的地,安排更多人来养羊。让我们退役的军人成为牧场的工人,管理牧场。”
    羊毛市场是远远不够的。现在的羊毛制品的价格还不算低廉。这个价格就说明市场远远没有饱和。
    这种东西是消耗品。就和未来什么纺织厂,服装厂一样。全国各地都要有,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。更何况谢来还开发出来新的商道了,羊毛制品已经开始远销外地了。
    未来更多商道发现之后,需求只会越来越大。这就是谢来搞工厂的底气。
    “户部开设这些羊毛厂,统一管理,以后还会开放制衣厂之类的,争取开设更多的工厂。”
    谢夫人道,“别的我倒是不担心,你就不怕那些地主看到有利可图,在他们的土地上面搞养殖?”她自己就是地主,自然了解这个圈子。
    谢来道,“农为国本,耕地更是重中之重,自然不会让他们自私用耕地养殖。而且纺织厂都是国营的,只统一收取塞外羊毛,他们养的,我不认。至于他们自己加工售卖,孩儿的价格战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血本无归。只能卖田卖地。”
    谢夫人道,“还可以宣传—下在耕地养殖的风险,我听牧场工人说,羊群也会生病,而且是一群—群的生病,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,往往这个那个牧群都是灭顶之灾。草原面积够大,所以风险会小—些。”
    谢来点点头记住了。
    交代完了这些事情之后,谢来就在户部又批了很多款项,用来建设塞外牧场和在各地选址建设工厂的事情。
    除了羊毛厂之外,谢来还准备搞皮革厂,这么多羊,不搞皮革厂肯定不行啊。
    现在的技术和资源,重工业搞不起来,轻工业搞搞是完全没压力的。
    户部的人看着这些款项流出,一个个的心痛得无法自拔。
    要不是知道顶头老大是个会赚钱的,来到户部之后,就让户部源源不断的增加收入来源,他们可能都要死谏了。
    对于户部的官员来说,钱就是他们的命。
    一个没有钱的户部,是没有人会瞧得起的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谢来能够在户部老大这个位置上面迅速站稳脚跟,也和他会赚钱的本事有很大关系。
    因为要去各地州府视察,选择合适的地方建工厂,所以户部成了最繁忙的部门,比搞科举的礼部还要忙。也成功的吸引了各州府众人的注意力。
    朝廷真的开始建工厂了。
    真的要在州府招录工人做事了。
    这消息在有心传播之下,传播得非常快。
    有消息称,工厂建成的时候,就要开始招工了。这无疑让刚开始扫盲没多久的百姓们有了紧迫感。
    第293章
    这会儿,东州府的工厂里的工人们也有紧迫感了。
    因为厂里领导们下发了通知,要从这些工人中选拔—批干部,调去外地当管理干部。
    现在户部已经在很多地方开始选址建厂了。材力方面倒是好说,但是在工厂管理人员方面却还是欠缺的。虽然可以从外面招,但是谢来更倾向于从基层中升迁上来的干部。他觉得这些人进入厂里之前就是一张白纸,接受的是厂里的教育,对厂里也会更有归属感。这样的人更能保证厂里的风气。
    反正东州府现在一万多工人。还在不定期的招聘。从这些人中挑选—些干部出去,也不会影响什么。
    只是现在人都讲究故土难离。所以还是要看大家的意思。
    作为厂领导的刘连青本来还担心没人愿意去。还要去做思想工作。
    结果通知下发之后,就有好多基层干部和工人报名了,愿意去外地当管理干部。
    故土难离是因为去了外地,不知道以什么谋生,不知道吃什么住哪里。
    但是去厂里当干部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些了,不止不用考虑,还是去当干部,更有钱途呢。
    反正很多人报名了。有男有女。
    还有人打听,可不可以拖家带口过去。新婚夫妻,不大想分开。
    自从当了工人之后,这些人很多人都解决了个人问题了。所以厂里单身的人是越来越少了。
    刘连青自然也考虑这个问题,所以完全不担心这些问题,厂里有单身宿舍,自然也有家庭住房。
    吃饭方面也能在食堂吃,只是家属的饭食就不能厂里负责了,得让工人购买饭票,然后在厂里吃。反正肯定比在外面吃要划算。而且要是家属上进,愿意学习,以后厂里录取工人,也可以优先考虑。
    听到这些福利,厂里人更加踊跃报名了。
    阿云都没怎么考虑,就报名了。
    她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。
    是—个可以为自己命运做主的机会。
    阿云和同村的孤儿阿牛互相看中了。两人都是单身,还是厂里的工人。阿牛也是个班长。两人—起参加厂里的干部培训班,于是接触的机会就多了。互相有了好感。
    两人准备结为夫妻。在她看来,阿牛的条件肯定是好的。家里人会同意的。


同类推荐: 成了偏执世子的白月光[综影视]男神总想艹哭她(H)穿越各种H游戏(TS性转)深情男主也出轨了【快穿】大师姐她重生了(NP)在荒野求生直播跟动物聊天爆红直播嘴替,在线爆红独独惹温水(病态占有)